返回列表 发帖

[图文游记] 哈尔滨之行(2.2--2.7)

哈尔滨之行——双城

双城是东北的历史名城,是黑龙江省的南大门。

进入双城就可以看见承旭门楼,这是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一座四角城楼,楼高11.5米, 由青砖砌筑,楼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楼角各有瑞兽,精致而小巧。据雨妹妹介绍这是四座城楼中的一座,四座城楼连接着双城的城墙,在文革期间城墙和其余的三座城楼都被拆了,只有这承旭门楼,但凡登上拆者非死即伤,于是得以保存。可能是因为这原因吧,我充满好奇的着她,越看越觉得她像一位飘逸坚定的仙子,神奇又神秘,她默默地守卫着双城,见证着它的日益繁荣,她是双城人的骄傲。

到了双城非看不可得是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没有其他的游人,只有我们几个,游览显得格外从容。从外面看去这是个精致的大户人家的院落,大红色的大门,四周为青砖围墙,院内有青砖灰瓦旧式房屋,分东西两院,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从导游的介绍中得知从1946年至1948年的两年时间里,彭真、林彪、罗荣桓等许多解放军高级将领在此指挥了著名的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和辽沈战役。这里展示、再现了当时的一些真实的场景,据说很多影片在这里取景,展厅中还有四野曾经涌现出的将军、上将、中将的照片,四野取得的大的战役的图片、模型……久久的,我还沉浸在战争的气息之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范,战火硝烟、前赴后继的身影,在这几间小小的指挥部的展厅中仿佛呼之欲出,又一次重现在我的眼前,我是既生钦佩之情又有感动之意。现这里已经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觉得应该成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好这里让孩子们接受下爱国主义教育。

接下来就是魁星楼了。妹妹介绍双城这里出过状元的,据说是被魁星点中了,很多有考生的家长在考前会到这里祭拜一下,讨个吉利。进入园中,就看见鳌驮着一块白色的巨大石碑,石碑的后面就是魁星楼了。这魁星楼在文革期间也被破坏了,后来在原址上修建起来,三层方型塔式结构,高399米,魁星楼体态雄伟,金碧辉煌,四角飞檐走兽,雕梁画栋,玲珑牖窗。我们沿着楼内台阶拾级而上,从楼上的栏杆向外望去,远处苍茫,远山、楼房、树木在白雪中寒烟含黛,近处明朗,巨石、假山、人工湖在白雪中交相辉映,面面有景,风光不一,每登上一楼心境就为之开阔不已。顶楼的魁星颇具神奇,仙气飘逸。我想中了状元也好,取了探花也罢,什么事情都要顺其自然,努力了才会有付出,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双城给我的感受的静静的、默默的内敛式的小城,更重要的这里是雨妹妹的家,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亲人的温暖。

秋来落木已飘黄,底事青颜独绽芳
一样深心自珍重,未随世态逐炎凉

阿城是一座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

小马师傅的车把我们从双城送到阿城,大约40多分钟吧。沿途都是开阔的平原地貌,皑皑白雪覆盖下小小的村落、稀疏的树木、清冷的空气都显得那么和谐、闲散,心情悠悠闲闲、心思渐渐飞散、心绪淡淡飘远~~~呵呵,这样的闲游真好。

进入阿城就看到鲜艳的门楼,哈,很有旅游意识呢。顺着路标我们来到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很具规模,外观厚重沉稳,内部共有九个展厅。展厅包括有金上京发展的历程展、金上京经济和文化展、塞北马王堆—金齐国王完颜宴夫夕王合葬墓展、铜镜专题展、馆藏精品文物展、馆藏书画展、现代工艺作品、牌画、书法展等等。因为时间不早了,诺大的博物馆只有我们几个,随着导游的讲解女真族粗犷中的细腻,凶猛中的文明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公元1115年,女真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这里建立了声威显赫的大金帝国,步入展厅地上就有大金国的疆土地图,看着舒心,那叫一个大!这里历经了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帝,时达38年之久。大厅左侧就是这四位皇帝的石雕头像,英武神勇,怎么看怎么都是马上英雄,很喜欢。就是那最后一个皇帝海陵王在迁都北京之后,把这里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俺觉得他不够地道,太小气,不过想想他是为了自己的王朝稳固吧,才做下了这么不道德的事情。看来凡做大事者都要有取舍的。在各个展厅当中我们看到了遗存历久弥珍的文物,深切感受到璀璨的金源文化是黑土地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明长河中一条独具特色的支流,这让阿城赋予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随后我们来到完颜阿骨打陵,冬天闭馆早没进去,从外面看庄严气派,有地下宫殿的,应该值得一看;沿途看到了保存很好的外城城墙,高高的土堆绵延着;宫殿建筑遗址被围了起来,茫茫的白雪覆盖,只有中间有块小小的碑,他们怕冷都不下车,只有我冲进雪地,跑到碑前,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块,但是昔日那么大的空地玉宇琼楼应该是很壮观的。斜阳里暮雪中静谧着~~~凝固着~~~女真族曾经的辉煌!

阿城——这里曾是12世纪东北亚最大的都市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产生过许多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如今走在这城市间灯火阑珊,繁华安泰,依稀当年的影子。我深深的祝福你,阿城!

秋来落木已飘黄,底事青颜独绽芳
一样深心自珍重,未随世态逐炎凉

TOP

如果说在我的眼里,大连是小家碧玉,那么哈尔滨就是大家闺秀了,给我的感觉是恢弘大气中透着端庄与秀丽。

哈尔滨是个极有个性的城市,它有着浓郁的欧陆风格,走在大街上西欧、俄罗斯不同的建筑派系的建筑随处可见,而哈尔滨的饮食又是那么与俄罗斯接近,身临其境,你就会深切体会到它那独特的异域风情。因为是冬季,哈尔滨的冰雕雪饰的世界更是别处所无。

我们慕名来到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早就听说这原本是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于1907年破土动工建造的,当年是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用作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如今这闻名遐迩的大教堂真的出现在我面前,我不由得发出由衷的惊叹:真的是气势恢弘,精美绝伦! 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无论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楼前鸽子翩翩起舞,虽然严寒逼人,但是不乏游人、孩童的嬉戏玩耍。我们买了参观门票,步入教堂内部,极目向上望去,上面有大大的吊灯,墙壁上有精美的壁画,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但是不让游人攀登。楼下的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出生、成长的珍贵老照片,还有哈市典型建筑的模型。我们顺序游览,对哈尔滨增加了很多的了解。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我们经过斯大林公园的防洪纪念塔,高高的很有气势。在公园的松花江上乘坐了马拉车雪地环绕、狗拉爬犁,虽然路途都不算长,但是也体验了一次雪地行的乐趣。之后我们步行至被誉称“哈尔滨第一街”的中央大街,这里最能体现“东方莫斯科”的丰富内涵。整个街道灯火通明,大街两侧洋行商店、饭店旅馆、舞厅影院、餐馆酒吧林立。大街的建筑,穹窿突起、拱券高窗,或高雅古典,或挺拔秀丽,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整条中央大街就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真希望这些堪称建筑史上精华段落的老建筑们,那些历史馈赠给我们的遗迹,不要因为现代人们的怠慢而消失殆尽....... 失去了历史的哈尔滨,如同失去了记忆的孩子,谁又能保证她在未来的岁月里不会迷路呢!

最期盼的是去冰雪大世界游玩。它在松花江畔,每年都有国内外游客云集此处,欣赏冰雪艺术、畅游冰雪乐园。我们的车子一进入冰雪大世界门口就被这喜庆的气氛所感染,急急的奔进园内。哈哈!哈尔滨的艺术家和能工巧匠们用松花江原生冰创作,再辅以现代科技手段,天然冰变成了一件件灵气活现的精美艺术品,变成了冰奇灯巧、玉砌银镶的冰的世界、灯的海洋,真让我大开眼界啊。围绕着这一件件艺术精品我们赏玩、赞叹……最有意思的还是打冰滑梯,丛台阶上去,坐下来顺着滑梯一下子冲到底,好刺激啊!滑冰橇,我不太会,使劲也不行,总在原地打转转,呵呵,看来玩也要学问呢。还有乘冰帆、溜冰、打冰球等很多好玩的活动,人们还随着快乐的乐曲在雪地上跳起了兔子舞。孩子、大人的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空中。 哈尔滨——你是个让我着迷的城市!

秋来落木已飘黄,底事青颜独绽芳
一样深心自珍重,未随世态逐炎凉

TOP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到萧红的故居看看,是我到哈尔滨的另一个心愿。一起吃饭时雨妹夫说看了你会失望,只是几间草房子而已,但是对萧红的那份迷恋,仍然让我执意要去。

在哈的最后一天,仙姐、雨妹妹,还有雨妹妹的同学——我的同行一起去的萧红故居。本来有着离别的情绪,天空还飘起了细细碎碎的雪花,让我们的凭吊活动增加了萧瑟之情、浪漫之意。

萧红,她是划过中国现代文学天空的一颗灿丽流星。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的独立不群也注定了她只能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抵抗生命个体与生俱有的孤独,这也意味着她在现实中要遭遇种种艰难。其实对萧红除了有着深深的同情,我喜欢她的主要原因是在萧红的生活与创作中爱与自由作为一种理想价值始终存在,短短31年,萧红活得精彩、凄美。

对都已故去的另一位同时代女作家——张爱玲,大家一定有着更多的了解,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女性,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这些近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反复地提醒着我们所有现今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至于她本人亦是斤斤计较的小女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

纯属个人观点,嘻嘻!喜欢“张学”的人不要把鼻子气歪哈~~~

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实际是路上一直在“意”。迎着风雪,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此行的目的地——萧红故居。故居为清末传统住宅,青砖青瓦,黑门,门楣上悬“萧红故居”黑色横匾,我们轮流在门前照相。进入院内就有一座2米高汉白玉的塑像,秀气的萧红托腮,一本书半开着放在腿上,在向往美好的未来吧。院内房间陈列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萧红生前照片、中外名人留景、题词、信函等,穿过篱笆,还有几间草坯房,是《呼兰河传》中人物居住的,保持着书中的原貌。再转就是后花园,这里有四、五岁萧红和她祖父的铜雕像,很是生动。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岁了,当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

她的字里行间,正是一派稚拙可爱的孩子气。我喜欢。

没有游人,后花园的积雪快有半米了。我们孩子似的在雪地里打起滚儿来~~~

萧红——我的偶像!我终于看你来了,呵呵!

秋来落木已飘黄,底事青颜独绽芳
一样深心自珍重,未随世态逐炎凉

TOP

西西好美的文采呀,寄到哪个旅游期刊上吧,我过年也去哈尔滨啦,不过天儿太冷了,我就在屋里猫着了
健康,快乐,简单。 bluefish0212@126.com

TOP

以下是引用吻月鱼在2010-3-4 14:56:52的发言: 西西好美的文采呀,寄到哪个旅游期刊上吧,我过年也去哈尔滨啦,不过天儿太冷了,我就在屋里猫着了

信手涂鸦而已 哪里敢投稿啊 坛子里的才子才女好多滴

谢谢吻月鱼鼓励哈

秋来落木已飘黄,底事青颜独绽芳
一样深心自珍重,未随世态逐炎凉

TOP

Y7vRrprs.jpg

怎么弄得小脸黢黑

后面的小手是谁

写的很不错

TOP

为啥我看不到照片啊?
岂非咄咄怪事

TOP

为啥我也看不到图片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