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介绍;几年前最初从野外处得知,大黑山有很多种走法,从哪个方向都能上,今年有机会在大黑山走了多次以前未走过的线路,对大黑山有了新的认识,正好与野外同组,也是野外提议组队参赛的,于是就叫大黑山队了。争取像大黑山一样,成为大连驴友的最爱。 二、比赛用装备准备与分析; 
| 项目 | 静石 | 野外 | 会飞的鱼 | 小北 | 金鹰  | 合计 | 装备分析 |  
| 帐篷 | 1单人帐 | 1单人帐和1双人帐 | 双人帐 | 0 | 0 | 4 | 这些是露营用的资金装备,在不负重的情况下,没有经过严格核,自己觉得舒服即可。 |  
| 炉头 | 1 | 1 | 1 | 0 | 0 | 2 |  
| 套锅 | 1 | 1 | 0 | 0 | 0 | 2 |  
| 气罐 | 0 | 4 | 0 | 0 | 0 | 4 |  
| 公用水 | 2 | 2 | 4 | 0 | 4 | 12 |  
| 公用食品 | 0 | 0 | 0 | 1 | 1 | 2 |  
| 睡袋+防潮垫 | 1 | 1 | 1 | 1 | 1 | 5 |  
|   |   |   |   |   |   |   |   |  
| 对讲 | 1 | 0 | 2 | 0 | 0 | 3 | 按要求准备了3台对讲,在比赛中感觉应该人手一台,特别是在找不到点的时候很容易走散,每人都有的话很容易联系 |  
| 高度计 | 0 | 1 | 0 | 0 | 0 | 1 | 我队只有野外有一块海拔表,我不太习惯用,实际上当天湿度变化太大,其作用也不大。我还是相信地图。 |  
| 数码相机 | 1 | 1 | 1 |   | 1 | 4 | 不仅仅是为了记录点位,记录下本队的参赛过程是很有意义的事。 |  
| 指北针 | 1 | 1 | 1 | 0 | 0 | 3 | 这件工具还是很可靠的,特别是雾很大的时候,看不清远处,只能靠它了,上车前刚买的一个,派上大用场。 |  
| 笔 | 2 | 0 | 0 | 0 | 0 | 2 | 绘图工具,标点也可用。因为地图的线条很细,用很细的油性笔标点画图都合适,水性笔的字迹很容易破坏,铅笔也有些粗,字迹也容易破坏。 |  
| 直尺 | 1 | 0 | 0 | 0 | 0 | 1 |  
| 宽透明胶带 | 1 | 0 | 0 | 0 | 0 | 1 | 保护地图用的,特别是雾天,雨天,效果明显。 |  
| 手电 | 0 | 0 | 1 | 0 | 0 | 1 | 夜间定向用,没用上。 |  
| 救援绳 | 1 | 1 | 0 | 0 | 0 | 2 | 救援用装备,实际救援时未用上。 |  三、食品的准备与分析; 午餐是自己准备自己的,我个人的午餐是饭团+咸鱼;咸鱼可以很好的补充失去的盐份;饮品为野外推荐的果珍+纯水+盐的混合物,能很好的补充糖和盐。也可以直接购买沃尔玛自己产的葡萄糖盐汽水,经济实惠,功能相同。 晚餐是米饭、咖喱牛肉、鸡翅、浓汤煲、黄瓜+西红杮。在家里提前将牛肉煮好,加上些蔬菜(元葱和土豆),烧好后加入咖喱块,不用带其他调料了,很好吃的咖喱牛肉饭。加上些熟食品(鸡翅),再煮上一锅浓汤煲,很丰盛的晚餐。 四、人员任务分配计划。 
| ID | 级别 | 职务 | 职责 |  
| 静石 | 领队 | 队长 | 组织协调全队 |  
| 野外 | 铁杆 | 队副 | 第五人,很快完成无图指引点 |  
| 会飞的鱼 | 认证 | 救援队长 | 救援比赛的人工呼吸演示,赛后绘图。 |  
| 金鹰 | 认证 | 书记 | 赛中坐标描绘,赛后游记 |  
| 小北 | 认证 | 后勤 | 食品采购及加工 |  五、   现场策划 
1、组内任务分配及实施情况分析说明:        组内任务分配见上表,实施过程中基本无变化。      2、 无图指引点与第五人安排及实施情况分析说明; 第五人要求有一定的识图能力能勾通能力,在对本队其他队员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野外,其能力其充当第五人没问题。事实上其也能很快找到了无图指引点。 3、寻找各目标点的线路安排及实施情况分析说明;   由于首点坐标标错,耽误了很长时间,期间虽然多次纠对,仍无法发现错误,只好申请救援,否则的话游戏无法进行下去。   救援后,第五人很快完成了无图指引,然后五人向一起靠拢,在第五人单独点相聚,此时,不但雾很大,还下起了雨。接下去,是如何分配任务,野外和飞鱼要组成一队,我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同意了,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当时的情况下不应该分开,五人在一起是最安全的。  分给野外和飞鱼的任务是L8点,找到该点位后迅速向救援点靠拢,争取在第一天内完成救援任务;第一天的其他点位在另外的山脊上,去完成,已经不太可能,第一天完成救援点后,如果运气好的话,第二天再去完成。  我带小北和金鹰去找D6点,然后去山脊线上一边找点,一边等野外和飞鱼的到来。 实施过程中,我小组行走的线路先是选择和机耕路,然后找了一个正南方向的山沟到D6点,在大雾天气中,能有个正向的山沟可选择,是很幸运的,很快我们找到了D6点,然后开始走山脊线找点,此时已经14:00,我给野外和飞鱼30分钟时间,如无结果,迅速向救援点靠拢。  山上的雾太大,我小组在山脊了找到了山脊上3点后,定位困难,只好往回走。收到大本营通知:取消当天的救援比赛,各队回营,在确认野外和飞鱼正在向最高点候鸟处去时,于是我带我们小组开始回大本营处。  野外和飞鱼在到达山脊处,因为没有准确的定位,过了一个山脊后,又回到了出发点。幸好十三的手机有信号,联系到,并顺利接回大本营。  第二天比第一天顺利些,救援点离出发点不远,队伍当时也未分开,我队首先完成了救援任务,之后,在得知可分队行动后,我仍安排了野外和飞鱼在一组,在天气睛的情况下,他们两人还是有实力的。让他俩寻找两点,我带小北我金鹰去找三点及山脊上的点,大家很快完成了任务,第一个回到了大本营。 六、   赛后感受与总结 
 1、赛后对路线的最优设计说明;      第一天的线路设计在当时大雾的情况下,应该是五人一同走,走L8-D6-山脊线-救援-结束点,其他点位放弃。      第二天在任务较少的情况下,选择5人同时完成所有点位与分组完成比较:完成救援任务后,野外和飞鱼一组完成的二点任务大约用了2小时,我、小北和金鹰完成3点大约用了3小时,如果全部5人完成的话大约得5小时,时间延后2小时,但可获奖励5小时,5-2=3,仍可有3小时的节省,因此,在5人同到的情况下,还是很合算的。因此在这个赛程下,选择分组行动是错误的。因此第二天应该全队一些走完5点任务。 2、各不足点的最合理方案(如最优人员分配,可提高比赛成绩的最优方案);      坐标的描绘应该一开始就给我队最年轻的金鹰;      雾天全队不应该分开走;      对赛程研究不够,第二天未能走出最佳结结果;一起走成绩可能会好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