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 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原则是先盖后包, 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 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 , 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 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止血有效, 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 止血无效, 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 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原则是先盖后包, 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 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 , 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 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止血有效, 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 止血无效, 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 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 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 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 加压包扎, 达到止血目的。采用这种止血方法的危险在于, 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 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 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 在野外环境中, 非专业人员除非必须, 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 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 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 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 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 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 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 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不要使用此法。
               户外活动中的出血处理 
    皮肤擦伤是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 即便损伤范围比较大, 也不过是浅表损伤和毛细血管出血, 不可能造成大量失血。伤口处理, 主要是预防感染。包扎前, 应用肥皂水冲洗伤口, 然后用流动自来水将伤口冲洗干净, 直到伤口没有异物。野外条件不许可的, 可用其他清洁水源, 如水壶中的白开水。在出血部位周围皮肤上用碘酒或75%酒精涂擦消毒, 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或霜剂。最后, 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做成的敷料覆盖伤口, 再用干净的布、绷带或三角巾等棉织品包扎。 
    头皮出血比较严重, 因为头皮的血管比较丰富, 出血量自然比较多。头皮比较脏, 处理时要注意彻底清创, 以免感染, 可先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包扎。
    遇创口较大、出血较多的伤口或裂开需要缝合的损伤, 要立即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包扎前, 按上述清洗原则处理伤口, 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 它不仅会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 还给下一步清创缝合带来困难。
    户外活动比较严重的损伤, 要算滑坠了。滑坠可使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 一些人会当场死亡。 
    滑坠、跌落使头部受伤造成的七窍流血, 有可能是颅底骨折的结果, 此时用填塞止血,会使原本能从耳、眼、鼻、口流出的颅内出血积攒在颅内, 导致脑疝。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试 图填塞止血, 应利用体位变化让其彻底流出来。当然, 颅底骨折是很严重的颅脑外伤, 现场还要考虑有无颈椎骨折。一旦颈椎骨折, 变换体位就容易造成截瘫。
    如果遇到四肢开放性骨折, 首先应使用指压止血法先将出血控制住, 然后再利用手头的棉织品加压包扎。如果大动脉出血难以止血, 还要选择止血带止血。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 出血量大且难以止血。 怀疑是骨盆骨折时, 应立即用宽大的棉织品或三角巾紧紧捆住臀部, 将骨盆切实固定起来, 防止骨盆继续出血。再用另外的棉织品将双膝关节绑扎在一起,双膝关节中间用棉织品隔开。三人平托轻轻地将伤患放在硬板上, 使膝关节屈曲, 下方垫上 软物,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 并将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 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 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 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 加压包扎, 达到止血目的。采用这种止血方法的危险在于, 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 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 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 在野外环境中, 非专业人员除非必须, 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 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 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 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 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 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 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 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不要使用此法。
               户外活动中的出血处理 
    皮肤擦伤是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 即便损伤范围比较大, 也不过是浅表损伤和毛细血管出血, 不可能造成大量失血。伤口处理, 主要是预防感染。包扎前, 应用肥皂水冲洗伤口, 然后用流动自来水将伤口冲洗干净, 直到伤口没有异物。野外条件不许可的, 可用其他清洁水源, 如水壶中的白开水。在出血部位周围皮肤上用碘酒或75%酒精涂擦消毒, 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或霜剂。最后, 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做成的敷料覆盖伤口, 再用干净的布、绷带或三角巾等棉织品包扎。 
    头皮出血比较严重, 因为头皮的血管比较丰富, 出血量自然比较多。头皮比较脏, 处理时要注意彻底清创, 以免感染, 可先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包扎。
    遇创口较大、出血较多的伤口或裂开需要缝合的损伤, 要立即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包扎前, 按上述清洗原则处理伤口, 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 它不仅会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 还给下一步清创缝合带来困难。
    户外活动比较严重的损伤, 要算滑坠了。滑坠可使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 一些人会当场死亡。 
    滑坠、跌落使头部受伤造成的七窍流血, 有可能是颅底骨折的结果, 此时用填塞止血,会使原本能从耳、眼、鼻、口流出的颅内出血积攒在颅内, 导致脑疝。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试 图填塞止血, 应利用体位变化让其彻底流出来。当然, 颅底骨折是很严重的颅脑外伤, 现场还要考虑有无颈椎骨折。一旦颈椎骨折, 变换体位就容易造成截瘫。
    如果遇到四肢开放性骨折, 首先应使用指压止血法先将出血控制住, 然后再利用手头的棉织品加压包扎。如果大动脉出血难以止血, 还要选择止血带止血。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 出血量大且难以止血。 怀疑是骨盆骨折时, 应立即用宽大的棉织品或三角巾紧紧捆住臀部, 将骨盆切实固定起来, 防止骨盆继续出血。再用另外的棉织品将双膝关节绑扎在一起,双膝关节中间用棉织品隔开。三人平托轻轻地将伤患放在硬板上, 使膝关节屈曲, 下方垫上 软物,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 并将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户外活动时,往往距离正规医院较远。因此, 在遇到外伤出血时, 要冷静判断出血量大小。如出血量较大, 估计在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过程中失血量大于800毫升, 应将止血作为首要任务。
主讲人:马桂林 
197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 
1976年开始涉及战伤救护培训
1987年开始进行自教、互救培训 
1999年考取北京市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讲师团, 任副主任医师 
近年来多次进行户外急救知识培训
编转自《户外探险》杂志。
 
    户外活动时,往往距离正规医院较远。因此, 在遇到外伤出血时, 要冷静判断出血量大小。如出血量较大, 估计在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过程中失血量大于800毫升, 应将止血作为首要任务。
主讲人:马桂林 
197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 
1976年开始涉及战伤救护培训
1987年开始进行自教、互救培训 
1999年考取北京市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讲师团, 任副主任医师 
近年来多次进行户外急救知识培训
编转自《户外探险》杂志。| 欢迎光临 大连穿越者户外论坛 (http://www.trekker.cn/) | Powered by Discuz! 7.2 |